金孟華教授

指導論文

碩士論文

  • 曾之筠,嬰兒搖晃症候群(SBS)/受虐性腦傷(AHT)刑事司法實務觀點建構,科技法律研究所(113)
  • 劉依晴,論國民法官法之評議秘密性及例外-以美國法為借鏡,科技法律研究所(113)
  • 蘇志倫,賄選罪之可罰性界線—評最高法院106年度台上字第45號刑事判決,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(113)
  • 黃筱喬,腦機介面在刑事訴訟中之運用-以證據的取得與評價為中心,科技法律研究所(113)
  • 方泰鈞,刑事案件數位證據之跨境調取-美國法之探討與我國法之反思,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(113)
  • 鄭云婷,論金融業應用人工智慧之監理方向及內部規範之建立,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(113)
  • 高一騰,法令遵循制度與法人刑事責任減免之研究:以營業秘密法為核心,科技法律研究所(113)(共指)
  • 張荷儀,論國民法官制度下刺激性證據之研究 —以美國法為借鏡,科技法律研究所(112)
  • 曾小榕,人工智慧在刑事證據法之研究——以美國聯邦證據規則為核心,科技法律研究所(112)
  • 楊薏涵,司法精神鑑定與刑事責任能力之規範與挑戰—以美國法為借鏡,科技法律研究所(112)
  • 張皓程,論生命自決權──以比較安樂死法制為中心,科技法律研究所(112)(共指)
  • 吳佳穎,精神障礙觸法者的犯罪處遇與轉向機制之芻議——美國治療性司法及精神衛生法庭之啟發,科技法律研究所(112)(共指)
  • 蔡嘉璇,論國民法官之於科學鑑定證據認識與判斷之困境,科技法律研究所(112)
  • 陳璿安,論測謊技術之證據能力-以美國法為比較對象,科技法律研究所(112)(共指)
  • 李承恩,國民法官制度下品格證據之研究—自司法心理學觀點切入,科技法律研究所(111)
  • 蘇瑋婷,論我國獨立鑑識機構之設立,科技法律研究所(111)(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2022年度司法改革論文獎助計畫)
  • 廖思綠,我國詢訊問規範之檢討- 以智能障礙被告之錯誤自白為中心,科技法律研究所(111)
  • 蘇怡如,刑事協商制度之研究-以美國法為借鏡,科技法律研究所(110)(法務部司法官學院112年傑出碩博士犯罪防治研究論文獎)
  • 何欣蓉,警察犯罪偵查偏誤之研究-原因及預防機制,科技法律研究所(110)
  • 高儀婷,以木馬程式作為偵查手段之研究,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(110)
  • 吳維雅,公共場所人臉辨識技術運用於刑事偵查之研究──以隱私合理期待為中心,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(110)
  • 謝彥安,反賄賂體制中有關餽贈罪增修爭議之研究-以政府採購案件為例,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(110)(共指)
  • 張蕙璿,死緩制度於臺灣適用之可行性,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(110)
  • 陳俐雯,期貨市場監理機制之檢討 —從0206波動事件之反思,科技法律研究所(109)(共指)
  • 楊詠涵,司法詢問員於校園性平案件調查程序之運用-從許倍銘案出發,科技法律研究所(109)
  • 林哲辰,性侵害犯罪PTSD鑑定報告的風險與功能,科技法律研究所(109)(法務部司法官學院110年傑出碩博士犯罪防治研究論文獎)
  • 林子維,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aiwan Innocence Project from 2012 to 2020,科技法律研究所(109)
  • 李昱勳,私部門吹哨者保護-以反報復規範之建構為核心,科技法律研究所(109)(共指)
  • 姜懿庭,美國聯邦刑事域外管轄的發展與省思 ——以海外反貪腐法為例,科技法律研究所(109)(共指)
  • 蔡孟容,刑案現場勘察報告之證據性質,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(108)
  • 田又云, 根本原因分析法-以我國冤錯案為例,科技法律研究所(108)
  • 郭重余,國民參與刑事審判制度之國民法官選任,科技法律研究所(108)
  • 李政,網絡輿論對刑事案件法官審判的影響—以微博為例,科技法律研究所(108)
  • 劉育伶,醫療糾紛之研究-以醫事鑑定與刑事程序為中心,科技法律研究所(108)
  • 姜永浩,偵查中的第十人—心理學觀點下的偵查思考流程再進化,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(108)(共指)
  • 郭彥含,金融監理沙盒落地機制之研究- 以我國《金融科技發展與創新實驗條例》為中心,科技法律研究所(108)(共指)
  • 廖素琪,司法院量刑改革措施之探討-從酒駕公共危險罪量刑標準之實證研究出發,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(107)(共指)
  • 蔡嘉晏,冤錯案中的隧道視野--以詢訊問、指認、刑事鑑識為主軸,科技法律研究所(107)(冤獄平反協會2019年平冤碩士論文獎)
  • 羅開,美國法與我國法下之刑事被告卷證資訊獲知權 —兼論檢警證據管理機制,科技法律研究所(107)(冤獄平反協會2019年平冤碩士論文獎)
  • 余天愷,實質有效辯護審查標準之建構及救濟,科技法律研究所(106)(冤獄平反協會2018年平冤碩士論文獎)
  • 闕士超,兒童妨害性自主案件中司法詢問員之定位 —兼論我國引進兒童倡議中心之可能性,科技法律研究所(106)